2009-08-23

今年強片─《不能沒有你》

2009真是一晃就過了三分之二,也不知道今年瞎忙些什麼,竟然一座山都沒爬連走郊山都沒。
忙也倒不是真忙,只是朋友邀約都正巧加班。
今年真是加不少班。
當然另一個原因是懶得出門,在家當干物女真是省時又省錢又能完完整整的休息,再好不過!
不過該看的電影倒是沒錯過,只是都是窩在家裡盯著電腦螢幕沒事又不累的時候,一天連看2-3部是平常的。
唯獨這一部:《不能沒有你》是下班後,難得沒事的晚上趕緊〈實在怕來不及看就下片了〉花錢買票進電影院看的。這是我一向看電影的原則,其實是平衡一下,總不能老是看“分享”片,愛電影還是要有一點行動。特別是這種拍得很辛苦〈據說這類導演通常負債只為理想拼命〉在很少資源排除萬難之下完成的電影,為了讓有理想的導演能在台灣繼續拍出好片,所以啦,進電影院是必要的!
2009真是國片的豐產年,據說總共有13部國片〈應該不止〉,其中不乏影評看好口碑佳的電影,像是:《爸...你好嗎?》、《野球孩子》、《一席之地》、《不能沒有你》,搶先看《不能沒有你》原因一,是故事的題材,這與自己的工作有一點相關,做為工作上的反思;原因二,是戴立忍,但我誤會了,把黑貓當白貓。太久沒看戴立忍演的戲,這部電影一直與他的名字連在一起,雖說是導演,但我以為是導兼演,還跟朋友說:戴立忍多了好多肥肉,真是誤會大了,平時又不太看影視新聞,老實說他長怎樣,沒有太據體的印象,才會瞎湊。不過倒是見識了陳文彬的好演技,他將在社會底層的老實百姓一種無奈,古意的神情揣摩得很真實簡直就不是演的,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妥協的生存之道,連為自己抗爭鬥都算是一種奢侈,只有認命踏實的為著每一天的生活而努力的樣貌詮釋的很據體不誇張,也許這和他常期關心社會底層的原因有關吧,才會表演如此的沒有距離。


這個改編自2003年的社會事件,也許當時我們也如電影中那群圍著街頭電視議論的男人們,無關自己的賭他會不會跳下天橋,或罵他沒有理性..... ,他當時被警察攔下壓倒在地時,還被圍觀的群眾毆打,若非這個故事透過電影再重現,也許這個社會許多角落同樣的故事重複著,而我們卻沒有反省與改變的機會。回想當年看到這則新聞的反應,不也是心中質問為什麼要用如此激烈的手段,但隨著新聞不再播放,也沒人再去關心後來這父女的後續;如陳菊看了所說的:希望這樣的事在高雄不會再發生。我們也希望透過這部電影,這個社會能更關心與同理社會底層的生活與人的基本尊嚴。就像據中武雄生氣的吼著:被這些行政體系的糟蹋,他只不過是要讓孩子唸書,一個父親努力讓孩子就學,就這麼簡單,卻被一句:「沒辦法,一切依法辦理」,卻讓他離心願愈遠,事情愈複雜。
有幾個畫面讓自己感動不己,簡直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淚腺,現在回想起那段父女的對話,眼眶還是溼的。


「場景:日外,海堤工寮屋頂,武雄、妹仔海面很平靜,是個陽光美好的午后。妹仔和武雄坐在工寮屋頂看海。

武雄:妹仔,我問妳:我在海裡工作的時候,妳看得到我嗎?

妹仔:看得到。

武雄:水這麼深,妳怎麼看得到?

妹仔:我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得到你了。

武雄:嗯,我也看得到妳。」


最後一幕是妹仔在岸邊等候武雄,匯聚所有思念彼此及關心的凝視隨著船愈來愈近,船一靠岸,父女終於可以再相聚,燈光在此打亮了,電影結束。
等後製工作名單都打完之後走出電影院,情緒依然還是激動的。
看這部電影深深被父女的親情感動;看到政府機器的冷漠與官僚心中也升起氣憤的情緒。原想走路回家好好沉殿剛看完電影的情緒,只是夜太深了。


也許社會底層的人無法為自己發聲

可是仍有覺得這樣的社會不太對勁的人

嘗試著試著從不同管道為底層發出聲音

影像一直是最直接的發聲管道

可是也有可能說擰了

但是
有沒有一種可能
努力
像黑白元素如此簡單

關懷多一點
同理多一點
其它少一點

為社會底層的人發聲
是有多一點點什麼的人的責任吧

馮內果八十二歲的時候,問他時值中年的兒子:「生命到底是為了什麼?」
他的兒子告訴他蹣跚的老父說:「爸爸,我們來到這世上就是為了互相幫助,走過這一生,不管是怎樣的一生。」


看完這部黑白片,讓我想起年輕時喜歡的《人間雜誌》,黑白的照片讓我認識到台灣角落不為人注意到的故事,就像這部黑白電影一樣,你得先看到或說注意到這個社會所存在著許多仍需努力的地方,然後你才選擇繼續掉頭就走,一如無知時的冷漠,還是轉過頭來正視,加入另外一邊一起努力做點什麼。還真要感謝,看了不少電影,還有這本經典雜誌《人間》讓我的生命有不同的視野。換廣告詞:看電影不會變壞,努力看吧!

2009-08-08

再看一次“遠離非洲”

搭朋友的車一起要去南投參觀機構,她得先將一兒一女送去新竹“托管”我一上車,念國一的兒子向我介紹:這是媽媽最愛聽的音樂也是我愛聽的。猜,是誰?是ABBA合唱團耶!我也愛,我說。
我想起念國中的姪女,在我上去回埔里時告訴我,她喜歡聽John Denver的歌,哇,姑姑也曾瘋迷過他的歌耶,我跟姪女說,也是在她現在這個年齡。有趣,ABBA、John Denver都是我國中階段愛聽的歌,看著歌詞聽歌附加學英文。可證,好聽的音樂就是會這樣一代一代流傳下去,但是好的原素在哪裡?我也說不清,唯一我能說的就是:感動,感動你,感動我,一直感動下去..就是好音樂,簡單地說,就是這樣囉。


下午,我把得來不易的「遠離非洲」DVD又看了一遍。最近特別想看,博客來又買不到,捱了好久,才有今天。這是又一個歷久不衰的例子〈至少對我而言〉。相較於好多年前那個年輕女孩,今日再看體會更深。
「遠離非州」這部電影之所以令人難忘、回味,除了故事的精彩,還有就是這部電影的配樂,與故事的搭襯可稱完美,將在非洲草原所面臨的人生困境及衝擊的氣氛營造得讓人看了,聽了,就有觸動。凱倫是一位丹麥作家,1914-1931年間曾旅居肯亞。當她回到丹麥之後,寫下這段生平故事,也就是聞名於世的著作「遠離非洲」,後來並且改編為知名的電影,薛尼.波拉克導演,並榮獲1985年的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配樂、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等六像大獎。








好多年以前看得是:動人的愛情故事;今天更多的感動是:人在面對生命中的挫折時所對應的態度。
整部電影裡面有好多精彩的對話,不再是當年年輕女孩們激烈討論的婚姻只是一種形式,不必為一張紙而結婚;更多發人省思的是:白人到非洲拓墾,掠奪非洲人的資源,卻以為是自己的土地、自己所擁有的「黑工」,以為好意的教育卻要教的是英國的狄更斯.....透過飾演丹尼斯的勞勃瑞福與飾演凱倫的梅莉.史翠普的對話反應對當時殖民新世界的反省。